【溉】字拼音为gài, 简体部首为氵, 简体笔画为12画, 篇目为亥集上, 字头为摡, 康熙笔画为13画, 部外笔画为11画, 部首为鬼部。
摡【 卯集中 】【 手部 】康熙筆画: 15画 部外筆画: 11画
《唐韻》古代切《集韻》《韻會》居代切,𠀤音槩。《說文》滌也。《詩·檜風·漑之釜鬵箋註》漑,本又作摡。古愛反。《周禮·天官·世婦》帥女官,而濯摡爲齍盛。《註》摡,拭也。《儀禮·少牢饋食禮》雍人摡鼎匕俎于雍爨,廩人摡甑甗匕與敦于廩爨。通作漑。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許旣切,音餼。《博雅》取也。一曰拭也。或作𢪑。
摡【 卷十二 】【 手部 】
滌也。从手旣聲。《詩》曰:“摡之釜鬵。”古代切
(摡)滌也。滌者、洒也。洒先禮切。詩。摡之釡鬵。傳曰。摡、滌也。今本作溉者、非。凡周禮、禮經摡字本皆从手。釋文不誤。而俗本多譌。从手。旣聲。古代切。古音在十五部。詩曰。摡之釡鬵。匪風文。
【溉】字本义为拐杖。
【溉】字造字法为形声。从手。 “溉”字的部首为“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