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筲】字拼音为shāo, 简体部首为竹, 简体笔画为13画, 篇目为未集上, 字头为筲, 康熙笔画为13画, 部外笔画为7画, 部首为竹部。
筲【 未集上 】【 竹部 】康熙筆画: 13画 部外筆画: 7画
《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師交切,𠀤音梢。斗筲,竹器。《儀禮·旣夕禮》筲三:黍、稷、麥。《註》筲,畚種類也,其容蓋與簋同。《揚子·方言》𥰠,南楚謂之筲。
又《類篇》陳留謂飯帚曰筲。一曰飯器,容五升。一曰宋、魏謂筯筩爲筲,與䈰同。
又《集韻》色角切,音朔。義同。
䈰【 卷五 】【 竹部 】
陳畱謂飯帚曰䈰。从竹捎聲。一曰飯器,容五升。一曰宋魏謂箸筩爲䈰。所交切
(䈰)陳畱謂飯帚曰䈰。飯帚者、所以埽?餘之飯。从竹。捎聲。所交切。二部。一口飯器。容五?。此說謂䈰與?同字也。一曰宋魏謂箸筩爲䈰。箸筩者、所以盛飯敧之筩也。方言曰。箸筩、陳楚宋魏之閒謂之筲。或謂之籯。自關而西謂之桶檧。按筲卽䈰字。郭云音鞭鞘。
【筲】字本义为盛饭的竹器。
【筲】字造字法为形声。从竹,肖声。 “筲”字的部首为“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