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字拼音为gāi, 简体部首为土, 简体笔画为9画, 篇目为丑集中, 字头为垓, 康熙笔画为9画, 部外笔画为6画, 部首为土部。
垓【 丑集中 】【 土部 】康熙筆画: 9画 部外筆画: 6画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𠀤音該。《說文》兼垓八極地也。引《春秋國語》:天子居九垓之田。《司馬相如·封禪書》上暢九垓。
又數名。《風俗通》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
又界也,守也。《揚雄箴》重限累垓,以防暴卒。
又《集韻》居諧切,音皆。級也,重也。《史記·封禪書》大乙壇三垓。《北齊大禘歌》三垓上列,四陛旁升。
又地名。《史記·項羽紀》漢王圍項羽于垓下。《註》垓,堤名,在沛縣。一曰聚邑名。正義,垓是高岡,其聚邑及堤在垓之側,故曰垓。
又叶居之切,音基。《郭璞·遊仙詩》嫦娥揚妙音,洪崖頷其頤。升降隨長煙,飄颻戲九垓。
垓【 卷十三 】【 土部 】
兼垓八極地也。《國語》曰:“天子居九垓之田。”从土亥聲。古哀切
(垓)兼晐八極地也。晐各本作垓。今正。晐俗作該。日部晐下曰。兼晐也。此用其義釋垓。以㬪韵爲訓也。凡四方所至謂之四極。八到所至謂之八極。淮南書曰。八紘之外乃有八極。非此義也。兼備八極之地謂之垓。从土。亥聲。古哀切。一部。國語曰。天子凥九垓之田。鄭語曰。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經入以食兆民。韋云。九畡、九州之極數也。又楚語。天子之田九畡。以食兆民。韋云。九畡、九州之內有畡數也。食兆民、民耕而食其中也。天子曰兆民。按畡者、垓字之異也。韋云有垓數者、卽風俗通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經、經生垓。
【垓】字本义为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
【垓】字造字法为形声。从土,亥声。 “垓”字的部首为“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