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字拼音为gōng, 简体部首为攵, 简体笔画为7画, 篇目为卯集下, 字头为坐, 康熙笔画为7画, 部外笔画为4画, 部首为土部。
攻【 卯集下 】【 攴部 】康熙筆画: 7画 部外筆画: 3画
《唐韻》古洪切《集韻》《韻會》沽紅切《正韻》古紅切,𠀤音公。《說文》擊也。《博雅》伐也。《易·同人》乗其墉弗克攻。《書·伊訓》造攻自鳴條。
又《類篇》一曰治也。《書·甘誓》左不攻于左。《傳》治也。《論語》攻乎異端。
又《詩·小雅》我車旣攻。《傳》攻,善也。《朱傳》攻,堅也。
又心爲物欲所侵曰攻。《唐書·太宗紀》一心攻之者衆。
又摘人過失亦曰攻。《蜀志·諸葛亮傳》勤攻吾闕,則事可定。
又《詩·大雅》庶民攻之。《傳》攻,猶作也。
又《博雅》攻,𩋆也。
又姓。《何氏姓苑》漢有攻生單。
又《廣韻》古冬切,音釭。義同。
又《集韻》古送切,音貢。《周禮·夏官·司弓矢》利攻守。《釋文》攻,如字,劉音貢。
又《韻補》叶姑黃切。《史記·龜筴傳》入於周地,得太公望,與卒聚兵,與之相攻。《說文》从攴作攻。
攻【 卷三 】【 攴部 】
擊也。从攴工聲。古洪切
(攻)擊也。考工記攻木、攻皮、攻金注曰。攻猶治也。此引伸之義。从攴。工聲。古洪切。九部。
【攻】字本义为进攻,攻打。
【攻】字造字法为形声。从攴( pū),工声。 “攻”字的部首为“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