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字拼音为gān gǎn, 简体部首为木, 简体笔画为7画, 篇目为辰集中, 字头为杆, 康熙笔画为7画, 部外笔画为3画, 部首为木部。
杆【 辰集中 】【 木部 】康熙筆画: 7画 部外筆画: 3画
《唐韻》古按切《集韻》《韻會》居案切,𠀤音幹。木名。《玉篇》檀木也。《類篇》柘也。
又《集韻》《韻會》居安切《正韻》居寒切,𠀤音干。僵木也。
又木梃也。《前漢·尹賞傳》被鎧杆。《劉敞曰》杆,盾也。俗作欄杆杆字。(桿)《篇海》侯幹切,音汗。木也。《正字通》俗杆字。
竿【 卷五 】【 竹部 】
竹梃也。从竹干聲。古寒切
(竿)竹梃也。木部曰。梃、一枚也。按挺之言挺也。謂直也。衞風曰。籊籊竹竿。引伸之木直者亦曰竿。凡干旄、干旟、干旌皆竿之假借。又莊子竿牘卽?牘也。从竹。干聲。古寒切。十四部。
【杆】字本义为木名。即“檀木”。一说为柘树。
【杆】字造字法为形声。从木,干声( gàn)。 “杆”字的部首为“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