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字拼音为tā, 简体部首为土, 简体笔画为13画, 篇目为丑集中, 字头为塌, 康熙笔画为13画, 部外笔画为-画, 部首为土部。
塌【 丑集中 】【 土部 】康熙筆画: 13画 部外筆画: 10画
《集韻》《韻會》𠀤託盍切,音傝。地低下也。《王盤農書》初耕曰塌。
又《集韻》敵盍切,音䈳。墮也。《𨻰琳·討曹操檄》垂頭塌翼。
又《魏志》鮮𤰞名塌頓。
又《玉篇》古文𡓲字。註詳十八畫。𦐇从冃非从曰。《同文備考》塌牀著地而安也。从土,𦐇聲,近地之意。
闒【 卷十二 】【 門部 】
樓上戶也。从門𦐇聲。徒盍切
(闒)樓上戶也。齊風傳曰。闥、門內也。許書無闥。闒卽今闥字。西京賦說神明臺曰。上飛闥而仰眺。西都賦說井榦樓曰。排飛闥而上出。此二闥皆樓上戶。在高處故名之曰飛。从門。?聲。徒盇切。八部。
【塌】字造字法为形声:左形右声。 “塌”字的部首为“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