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闚】字拼音为kuī, 简体部首为門, 简体笔画为19画, 篇目为戌集上, 字头为闚, 康熙笔画为19画, 部外笔画为11画, 部首为門部。
闚【 戌集上 】【 門部 】康熙筆画: 19画 部外筆画: 11画
《唐韻》去隨切《集韻》《韻會》缺規切,𠀤音恢。《說文》閃也。謂傾頭門中視也。从門,規,意兼聲。《廣韻》小視。《集韻》窺,通作闚。《易·觀卦》闚觀,利女貞。《註》所見者狹,故曰闚觀。《疏》闚竊而觀也。
又《豐卦》闚其戸。《疏》闚視其戸也。《禮·禮運》其餘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闚也。《史記·刺客傳》闚以重利。《後漢·李固傳》秦人不敢闚兵于西河。
又同窺。《列子·黃帝篇》夫至人者,上闚靑天。《釋文》同窺。
又《集韻》窺睡切,音觖。義同。
闚【 卷十二 】【 門部 】
閃也。从門規聲。去隓切
(闚)閃也。此與窺義別。窺、小視也。从門。規聲。去隓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