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字拼音为qí, 简体部首为月, 简体笔画为18画, 篇目为未集下, 字头为臍, 康熙笔画为20画, 部外笔画为14画, 部首为肉部。
臍【 未集下 】【 肉部 】康熙筆画: 20画 部外筆画: 14画
《廣韻》徂奚切《集韻》《韻會》前西切,𠀤音齊。《說文》肶臍也。《正字通》子初生所繫也。斷之爲臍帶,以其當心腎之中,前直神闕,後直命門,故謂之臍也。
又劑也。《釋名》臍,劑也,腸端之所限劑也。
又《韻會》通作齊。《左傳·莊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註》齊臍同。
齌【 卷十 】【 火部 】
炊餔疾也。从火齊聲。在詣切
(齌)炊餔疾也。餔、日加申時食也。晚飯恐遲。炊之疾速。故字从火。引伸爲凡疾之用。離騷曰。反信䜛而齌怒。王注云。疾怒。从火。?聲。在詣切。十五部。
【臍】字造字法为形聲。從耳,只(戠 zhí )聲。「職」是「記」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職者,謂其善聽也。」故從耳。 “臍”字的部首为“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