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字拼音为huáng, 简体部首为石, 简体笔画为16画, 篇目为午集下, 字头为磺, 康熙笔画为17画, 部外笔画为12画, 部首为石部。
磺【 午集下 】【 石部 】康熙筆画: 17画 部外筆画: 12画
〔古文〕卝《玉篇》古猛切,讀若穬。《說文》銅鐵樸石也。
又《玉篇》强也。
又《集韻》胡光切,音黃。石名。
磺【 卷九 】【 石部 】
銅鐵樸石也。从石黃聲,讀若穬。卝,古文礦。《周禮》有卝人。古猛切
(磺)銅鐵樸石也。文選注二引及玉篇無石字。樸、木素也。因以爲凡素之偁。銅鐵樸者、在石與銅鐵之閒。可爲銅鐵而未成者也。不言金玉者、舉觕以該精也。周禮卝人。掌金玉錫石之地。而爲之厲禁以守之。注云。卝之言礦也。金玉未成噐曰礦。未成噐、謂未成金玉。从石。黃聲。讀若穬。古猛切。古音在十部。按各本此下出卝篆。解云古文礦。周禮有卝人。按周禮鄭注云。卝之言礦也。賈疏云。經所云卝、是總角之卝字。此官取金玉。於卝字無所用。故轉從石邊廣之字。語甚明析。卝之言礦。卝非磺字也。凡云之言者、皆就其雙聲曡韵以得其轉注假借之用。卝本說文?字。古音如關。亦如鯤。引伸爲總角卝兮之卝。又假借爲金玉樸之磺。皆於其雙求之。讀周禮者徑謂卝卽磺字、則非矣。又或云與角卝之字有別。亦誤。至於說文?字本作卝。不作?。五經文字曰。卝古患反。見詩風。說文以爲古?字。九經字様曰。卝?、上說文。下?變。是說文?字作卝。唐時不誤。確然可證。五經文字又云。卝、字林不見。可證卝變爲?、始於字林。今時說文作?不作卝。則五季以後據字林改說文者所爲也。說文旣無卝。乃有淺人於石部妄增之。卝果是古文磺。則鄭何必云之言、賈何必云此官取金玉於卝字無所用哉。今於?部正之、於石部刪之。學者循是以求之。許書之眞面可見矣。○五經文字云。說文以爲古?字。謂說文作卝乃古?也。九經字樣語甚明。
【磺】字造字法为形声:从石、黄声。 “磺”字的部首为“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