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踬】字拼音为zhì, 简体部首为足, 简体笔画为15画, 篇目为酉集中, 字头为躓, 康熙笔画为22画, 部外笔画为15画, 部首为足部。
躓【 酉集中 】【 足部 】康熙筆画: 22画 部外筆画: 15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陟利切,音致。《說文》跲也。詩曰:載躓其尾。○按今《詩·豳風》𩂗作疐。《左傳·宣十五年》杜回躓而顚。
又《廣韻》蹋也。
又《集韻》職日切,音質。義同。
又《集韻》張尼切,音胝。䟡或作躓。《趙岐·孟子註》禹稷騈躓。
躓【 卷二 】【 足部 】
跲也。从足質聲。《詩》曰:“載躓其尾。”陟利切
(躓)跲也。釋言、毛傳皆曰。疐、跲也。疐者躓之叚借字。从足。質聲。陟利切。古音在十二部。詩正義引竹二反。詩曰。載躓其尾。豳風。載疐其尾。許所據作躓。
【踬】字本义为被绊倒。
【踬】字造字法为形声:从足、质声。 “踬”字的部首为“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