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字拼音为shàn, 简体部首为氵, 简体笔画为6画, 篇目为巳集上, 字头为汕, 康熙笔画为7画, 部外笔画为3画, 部首为水部。
汕【 巳集上 】【 水部 】康熙筆画: 7画 部外筆画: 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晏切,音訕。《說文》魚游水貌。
又以簿取魚曰汕。《詩·小雅》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傳》汕,樔也。《釋文》樔或作罺。《爾雅·釋器》罺謂之汕。《疏》郭璞曰:今之撩罟。李巡曰:汕,以簿取魚也。《韓愈詩》况住洛之涯,魴鱒可罩汕。
又水名。《史記·朝鮮傳註》張晏曰: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爲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𥳑切,音產。
又《集韻》師閒切,音山。義𠀤同。
汕【 卷十一 】【 水部 】
魚游水皃。从水山聲。《詩》曰:“蒸然汕汕。”所妟切
(汕)魚游水皃。小雅。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傳曰。汕、樔也。詩不从毛。葢三家之說。从水。山聲。所晏切。十四部。詩曰。烝然汕汕。
【汕】字造字法为形声:从氵、山声。 “汕”字的部首为“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