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字本义为烘烤。
【炀】字造字法为形声。从火,昜( yáng )声。 “炀”字的部首为“火”部。
【炀】字五行属火, 字形结构为左右。
【炀】字拼音为yáng, 部首为火, 笔画为7画, 笔顺为“丶ノノ丶フノノ”。
【炀】字五笔为ONRT,仓颉码为FNSH,郑码为UOYO,四角码为65535,电码为3568。
【炀】字Unicode码为U+7080,十进制为28800,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
【炀】字属《通用规范汉字表》用字。
【炀】字收录于《新华字典》,《高级汉语词典》,《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
炀字取名寓意意为火旺、烘干。 炀字起名频率使用了大约14143次。
炀取名的含义熔化金属。 火旺。 烘干,烤火。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
炀字可与闰、沐、天、越、忻、睿等字搭配取名。
炀(煬) yáng(一ㄤˊ)
(一)、熔化金属。
(二)、火旺。
(三)、烘干,烤火。
(四)、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
● 炀
煬 yáng
〈动〉
(一)、 熔炼金属 [melt metals]
以一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二)、 另见 yàng
● 炀
煬 yàng
〈形〉
(一)、 炽热 [hot]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汉· 东方朔《七谏》
(二)、 又如:炀火(烈火);炀旱(炎热干旱);炀炀(火盛的样子);炀和(融和;暖和)
(三)、 另见 yáng
熔化金属。 烘干,烤火。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
炀器 焚炀 炀蔽 炀炭 炀竈 炀火 炀没 炀者 炀宫 炀旱 炎炀 炀炀 炀和 隋炀帝 炀灶 炀耀 烟炀 炀燿 宋炀公 烔炀镇 炯炀镇 隋炀帝墓 隋炀帝陵 殷千炀 炀奕养生馆 隋炀帝的真相 隋炀帝艳史 隋炀帝萧后 隋炀帝陵墓 金炀粤菜宴
抱德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