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字本义为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裘】字造字法为形声。从衣,求声。 “裘”字的部首为“衣”部。
【裘】字五行属水, 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衣字旁加一个求”。
【裘】字拼音为qiú, 部首为衣, 笔画为13画, 笔顺为“一丨丶一ノ丶丶丶一ノフノ丶”。
【裘】字五笔为GIYE,仓颉码为IEYHV,郑码为DVSR,四角码为43732,电码为5941。
【裘】字Unicode码为U+88D8,十进制为35032,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
【裘】字属《通用规范汉字表》用字。
【裘】字收录于《新华字典》,《高级汉语词典》,《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
裘字取名寓意 裘字起名频率使用了大约724次。
裘取名的含义
裘字可与毓、霖、恩、帅、艳、霖等字搭配取名。
裘 qiú(ㄑ一ㄡˊ)
(一)、皮衣:狐裘。集腋成裘。
(二)、姓。
● 裘 qiú
〈名〉
(一)、 (形声。从衣,求声。本义: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二)、 同本义 [fur coat]
裘,皮衣也。——《说文》
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白虎通·衣裳》
掌为大裘——《周礼·司裘》。注:“大裘,黑羔裘。”
世以为裘者。——《淮南子·泛论》。注:“裘孤之属也。”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礼记·学记》
冬日麑裘。——《韩非子·五蠹》
狐裘不暖。——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裘葛之遗。——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三)、 又如:裘马甚都(车马衣裘十分华美);裘膻(裘皮和膻气。代指清兵);狐裘;裘氏(周礼官名。制皮衣的工匠);裘冕(上古帝王祭天时所穿戴的衣冠)
(四)、 古代制皮工匠的一种 [furrier]
● 裘 qiú
〈动〉
(一)、 假借为“求”。求取 [strive for;seek]
熊罴是裘。——《诗·小雅·大东》
(二)、 穿上皮衣 [put on fur coat]。如:裘马(坐马车,穿裘衣。比喻权贵的豪华生活);裘马轻肥(衣轻裘,乘肥马。比喻富豪人家的少年)
基本信息裘 拼音qiú 注音ㄑㄧㄡˊ 部首衣部外笔画7总笔画13五笔86FIYE五笔98GIYE仓颉IEYHV郑码DVSR电码5941基本字义qiú ㄑㄧㄡˊ皮衣:狐~。集腋成~。姓。
貂裘 裘皮 裘褐 鷞裘 功裘 風裘 袭裘 征裘 文裘 鹿裘 裘葛 裘帽 鹤裘 裘钟 重裘 裘马 卉裘 黑裘 轩裘 罽裘 羊裘 为裘 菟裘 豹裘 鼠裘 翠裘 僧裘 裘罽 狸裘 鸘裘 云裘 裘茸 貍裘 风裘 絺裘 裘冕 冬裘 亵裘 黻裘 披裘 麛裘 乌裘
肥马轻裘 冬日黑裘 克绍箕裘 反裘负刍 冬裘夏葛 轻裘朱履 集翠成裘 软裘快马 箕引裘随 轻裘缓带 箕裘相继 貂裘换酒 狐裘尨茸 菟裘归计 狐裘羔袖 夏裘冬葛 反裘伤皮 黑貂之裘 归老菟裘 为裘为箕 业绍箕裘 鹿裘不完 振裘持领 披裘负薪 反裘负薪 爱毛反裘 轻裘大带 箕裘颓堕 裘敝金尽 箕裘堂构 千金之裘 众毛攒裘 披裘带索 克嗣良裘 箕裘之业 裘葛之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