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字本义为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
【簋】字造字法为形声。从酉。 “簋”字的部首为“皿”部。
【簋】字五行属木, 字形结构为上中下。
【簋】字拼音为guǐ, 部首为皿, 笔画为17画, 笔顺为“ノ一丶ノ一丶フ一一フノ丶丨フ丨丨一”。
【簋】字五笔为TVLF,仓颉码为HAVT,郑码为MXLK,四角码为65535,电码为4663。
【簋】字Unicode码为U+7C0B,十进制为31755,位于Unicode编码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区】。
【簋】字属《通用规范汉字表》用字。
【簋】字异体字: 㔲 㔳 㲃 㿝 匭 朹 皀 𠥗 𣪕 𣪘 𥁬 𦹧 𣌽 𣌡 。
【簋】字收录于《新华字典》,《高级汉语词典》,《中华字海》,《汉语大字典》。
簋字取名寓意 簋字起名频率使用了大约86次。
簋取名的含义
簋字可与霜等字搭配取名。
暂无簋字搭配的男孩名字,簋字男孩名字较少使用
暂无簋字搭配的女孩名字,簋字女孩名字较少使用
簋 guǐ(ㄍㄨㄟˇ)
(一)、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 簋 guǐ
〈名〉
(一)、 (会意,从竹,从皿,从皀。本义: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圆口,两耳或四耳)同本义 [a round- mouthed food vessel with two or four loop handles]
簋,黍稷方器也。——《说文》
皆云圆曰簋,谓内圆也。——《周礼·舍人》注
二簋可用享。——《易·损》
每食四簋。——《诗·秦风·权舆》
宰夫设黍稷六簋。——《仪礼·公食礼》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鼎簋十有二。——《周礼·掌客》
饭土簋。——《史记·始皇纪》
臣闻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簠。——《韩非子·十过》
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棁,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二)、 又如:簋廉(盛酒的瓦器);簋实(置于簋器的黍稷)
八簋 俎簋 鹾簋 二簋 簋飧 笾簋 簋飱 簋簠 瑚簋 彝簋 簋实 害叔簋 量侯簋 簠簋不脩 九鼎八簋 簠簋 胡簋 秦公簋 土簋 虎簋盖 簋贰 夔龙纹簋 竹簋方 川簋麻辣香锅 迷失的古铜簋 金簋小山城 陶簋 西周天亡簋 铜簋 三鸟簋 簋街味道店
簠簋不饬 镂簋朱绂 簠簋之风 簠簋不饰 簠簋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