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迆】字拼音为yǐ yí, 简体部首为辶, 简体笔画为6画, 篇目为酉集下, 字头为迆, 康熙笔画为10画, 部外笔画为3画, 部首为辵部。
迆【 酉集下 】【 辵部 】康熙筆画: 10画 部外筆画: 3画
《唐韻》移爾切《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𠀤音以。《說文》邪行也。
又《正韻》迆邐,連接也。
又邪倚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旣建而迆。《註》謂著戈於車邪倚也。
又《廣韻》弋支切,音移。亦邪行也。
迆【 卷二 】【 辵部 】
衺行也。从辵也聲。《夏書》曰:“東迆北,會于匯。”移尔切
(迆)衺行也。从辵。也聲。移尒切。十六十七部。夏書曰。東迆北會于匯。禹貢。
【迆】字本义为地势斜着延伸。
【迆】字造字法为形声。《说文》本作“迆”。从辵( chuò),也声。“迆”当从施( yì)省声。 “迆”字的部首为“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