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字拼音为liǎn, 简体部首为月, 简体笔画为11画, 篇目为未集下, 字头为臉, 康熙笔画为19画, 部外笔画为13画, 部首为肉部。
臉【 未集下 】【 肉部 】康熙筆画: 19画 部外筆画: 13画
《集韻》《韻會》𠀤居奄切,音檢。《集韻》頰也。《韻會》目下頰上也。
又《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𠀤音韱。《廣韻》𦞦也。《齊民要術》羹臛法,有臉䑎羹。
又《博雅》臉,𡒒也。《釋文》臉,七潛切。
又《廣韻》力減切《集韻》兩減切,𠀤音溓。義同。
【脸】字本义为两颊的上部。
【脸】字造字法为形声。从肉,佥( 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 “脸”字的部首为“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