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字拼音为qiāo, 简体部首为足, 简体笔画为13画, 篇目为酉集中, 字头为蹺, 康熙笔画为19画, 部外笔画为12画, 部首为足部。
蹺【 酉集中 】【 足部 】康熙筆画: 19画 部外筆画: 12画
《廣韻》去堯切《集韻》《韻會》丘祅切,𠀤音趫。《玉篇》舉足也。或作蹻。
又《集韻》牽幺切,音鄡。義同。
蹻【 卷二 】【 足部 】
舉足行高也。从足喬聲。《詩》曰:“小子蹻蹻。”居勺切
(蹻)舉足小高也。蹻高曡韵。各本作行高。晉灼注漢書高帝妃作小高。玄應引文穎曰。蹻猶翹也。又引三蒼解詁云。蹻、舉足也。丘消切。按今俗語猶然。从足。喬聲。丘消切。大徐居勺切。非也。二部。詩曰。小子蹻蹻。大雅文。毛曰。蹻蹻、驕皃。此引伸之義。
【跷】字本义为举足。
【跷】字造字法为形声。从足,尧声。 “跷”字的部首为“足”部。